岁月风云,建筑不老,苍苍舜耕,极目远眺,悠悠淮河,几多欢歌?
目前洞山现存的老建筑除了铁路以北的原安徽理工大学老校区内的三栋红楼及其北之原食堂兼礼堂、校诊所外,铁路南尚剩市宾馆内1号楼、淮南矿业集团院内办公大楼及其东两栋刚刚维修一新的办公楼(俗称“小*楼”)、院外西之“根据地酒家”南侧原淮南矿务局职工宿舍楼、原淮南矿务局电影院(今淮南煤矿会堂)、院外路南之淮南矿业集团社保楼(俗称“破大楼”、“灰大楼”),计七座老建筑。
今天给大家揭秘的就是淮南矿业集团院内外之六栋老建筑。
实际上这几栋老建筑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原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所建。
年6月3日,几经周旋,“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由蚌埠*庄迁来淮南洞山升级改称“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它是利用淮南矿路公司拨让的原废弃的洞山矿场地总面积约亩及房舍,另购置.67亩土地兴建了一部分校舍。
经过三个多月的修缮、添建,全部校舍初步有三个区域组成:
校本部之行*办公室、图书馆、教职工宿舍以及员工子弟小学(即今洞山中学)、合作社等均设在此区域,它以淮南矿路公司旧屋44间为基础另添建58间房屋;
而学生宿舍区则以淮南矿路公司旧屋46间为主;
另添建大厨房4间,构成学生生活区。
新建区主要包括新建一幢教学楼(即今淮南矿业集团社保楼)、一座大礼堂,建成于年。
下图为年建成于办公楼西南的大礼堂,拍于年。门面与原安徽理工大学旧校址里老大礼堂非常相似。
下图为建成于年的教学大楼(俗称“破大楼,今淮南矿业集团社保楼)
年11月,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打响,直接影响到七十余公里之外的淮南矿区,同时也使该校师生人心惶惶,学校不得不提前放假。当时仅留了一小部分教职工护校。期间,除新建区之大礼堂、教学楼以及砖瓦窑等处门窗玻璃遭到附近乡人破坏并损失部分物品外,校本部及学生宿舍区由于防卫较为严密,校舍、教学用具及图书实验仪器等均未受到损坏。
年1月18日,淮南矿区获得解放,新的人民*府接管了该校,并组织其迅速通知师生们返校复课,有鉴于当时国内解放战争仍在继续,*局不稳、人心不定,返校者寥寥,仅人。全部校舍总面积共约多平方米,且很多还是草房,设备简陋,教师不足30人。当时人们沮丧地编了个打油诗描述这所学校:
洞山是个*地方
有风没景怪荒凉
教授无名设备旧
世间哪有这学堂
其惨状可见一斑了。
年1月,该校改称“淮南工业专门学校”。
由于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全国还未完全解放,人民*府面对的是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工作千头万绪,人手与经费都非常紧张,无法有更多的精力顾及学校的发展,所以年到年底该校基本未进行基本建设。
年10月,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将原淮南矿务局第二副局长王际岩①调任该校校长,实行校长负责制。
下图为当年困难时期使用的票据
由于时值国家刚从多年的战乱中走出来,百废待兴。当时做为主要能源的煤炭产业急需快速发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必定需要大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在年、年连续两年对该校培养人才下达高指标,导致学校盲目服从,办学方向不明确,贪大求全,不得不采取无计划扩招。既办专科、预科、专修科,还办有水利中专钻探干部训练班,甚或还办了工人速成中学。同时按照上级要求缩短学制,改将原招的高中毕业生学习三年毕业的为两年毕业,对二年级以上的各专业老生改为两年半毕业。虽然教师力量采取从高校部分应届毕业生择优留校任教,但能立即胜任教学工作的还是很少,仍然改变不了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局面。
年内完成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年建成新校舍平方米。然而,如此校舍的建设速度还是不能满足扩招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校学生由年初的余人,到年初春猛增到多人;教职工人数也猛增五倍多,达余人。基础设施与教学器械无法做到同步跟进,严重影响到在校师生们的正常教学秩序与基本生活。加之学校思想*治工作薄弱,部分来自城市高校的老师及学生看不起煤矿专业,认为是煤黑子,工作艰苦危险性高;看不起洞山这个小地方,一心向往大城市;漠视专科,自认本科打天下。民怨逐渐发酵。
年初,全国大规模开展“三反五反”运动。2月开学不久,在上海交通专科学校反官僚主义斗争的影响下,该校学生以学校条件太差为由,借口“院系调整”纷纷要求转学,并要求将该校并入大城市的名牌大学;部分老师也趁机要求调走。少数学生成立“联合办公室”、“起草委员会”,筹划通电、请愿。学校上下,一时乌烟瘴气,组织几乎瘫痪,教学被迫停顿。一场酝酿已久的学潮终于爆发。
此事惊动了中央高层,年3月,也就是事件发生20余日后,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及华东**委员会高等教育局会同安徽省委、淮南市委组成联合工作组进驻该校,帮助协调解决。该校原*委书记校长王际岩同志及其*委成员全部调离学校,改派安徽省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孙宗溶同志入校主持全面工作。
经过工作组20多天的努力,终于平息了这场学潮,初步稳定了学校的局势。
孙宗溶同志上任后,迅速组成新的领导班子,对存在的问题调查摸底,对症下药,强化思想*治工作,整顿纪律,同时狠刹歪风邪气。将非专科类全部调走,充实师资力量,狠抓后勤保障工作,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筹建一批新校舍。
年下半年就动工开建了0平方米,到年底完成了平方米,极大地缓解了师生们的教学与生活条件。年--年底陆续完成了一座办公大楼(即今淮南矿业集团办公大楼)、三座教学大楼(即今小*楼2座,另一座南北走向曾为淮南矿工报社办公楼,年修淮河大道时拆除)、一座学生宿舍大楼(今“根据地酒家”南侧原矿务局职工宿舍)、一座实验室大楼及其他附属设施。到年底,该校的形势便起了根本变化。据说全校师生空前团结,正气得到上扬,开始步入良性发展。
年8月正值淮河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大礼堂开工,年2月由淮南矿务局工程公司地面工程大队(该公司同期在铁路北淮南煤矿学校也有建筑任务)建成了一座可容纳1人的雄伟的大礼堂(即今淮南煤矿会堂)。
在当时国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该校一边在洞山大建新校舍,一边在燃料工业部的支持下积极申请迁往合肥。那么建这么多新校舍还有什么意义?
原来根据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要求,到年底全国煤炭产量要达到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到年底要达到万吨,全国各个煤矿急需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任务即繁重又迫切,而培养煤矿高级技术人才的院校只有一所北京矿业学院,也不能完全满足,剩余的缺口只能将淮南煤矿专科学校改为本科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扩招5倍才能填补空缺。
在中央燃料工业部、高等教育部的支持下,该校抓住机遇积极申报专升本,拟为学校(原名“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正名,脱“煤”退“专”改称“合肥矿业学院”。
为什么又改向合肥发展?当年他们打给上级的报告中写到:“该校位于淮南洞山区,前邻铁路,后依高山,左为洼地,右为狭长地形,地下有煤,且与淮南煤矿火药库只三百公尺之距,就其地势很难扩建为一规模较大的学院,且其水源亦难于解决,因此我们计划在合肥建校”。其实现在看来,这都是为迁所谓大城市找借口,铁路高山不可动,火药库完全可以迁走。水源问题,当时舜耕山脚下山泉水非常丰富,校西南米处就有“百泉池”(今市委宾馆里),不仅可以满足本校使用,还同时供给铁路北淮南煤矿学校,另外学校北3公里外就是千里淮河。地下的煤因罕见的断层影响已无开采必要,学校完全可以向西边发展。
那么如果迁到合肥重新建一座新校区,在当年的困难形势下,遗留下大量的旧校舍如何处置呢?很多校舍还都是十成新啊!再加上四百米可称得上标准的操场以及操场西边洼地新修建的一池不算大的“未名湖”,当然留给后继者办学校最好不过了。
下图为学校操场
下图为“未名湖”
该校说服高教部及燃料工业部,计划将该校全部校舍转给铁路北那所从山东迁来没几年穷的掉渣的“淮南煤矿学校”(中专,同属中央燃料工业部领导),再用“淮南煤矿学校”的原校舍另办一所技工学校。如此把上述两部拨给这两所学校的经费亿转给“合肥矿业学院”,再加上高教部当年对该院的投资合计多亿元(老币值)用于在合肥建一期新校区。报告打动了两部领导并报国务院第二办公室,终于在年3月30日以“(55)工岐字第六二六号文高等教育部关于你校改为合肥矿业学院的通知”给“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通知该校之“报告”已经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主任林枫3月9日批示同意。
下图为物理师资班学生张若辉年夏在结业前爬上洞山由同学*一心拍摄,下面就是学校全景。(照片由曹群杰提供)
下图为年学校全景图(由北向南所拍)
年7月,该校身披“合肥矿业学院”之华丽外衣,成功迁入安徽省府---合肥新校区,终于圆了“迁往”“大城市”的梦想。
下图为该校改“合肥矿业学院”后年9月24日将原“淮南煤矿专科学校校刊《教学通讯》更名为《合肥矿业学院》后发的第一期院刊。
下图为年8月31日56届采煤专业班女生濮荷生、戴真源、毕静宜、郑巧荪等11位同学合影。
从上面叙述可以知道,该校旧址已由中央燃料工业部、高教部答应给铁路北的“淮南煤矿学校”。本来是铁板钉钉,哪知此校址早已有人觊觎。年8月,夏秋之际,酷暑难耐,位于九龙岗的原淮南矿务局局长夏际霞②命一批保卫人员抢先占据。年10月11日即获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任命的新庄孜矿*委书记兼任淮南煤矿学校校长的朱瑞岭,得知情况后,气愤不已,将状告到煤炭工业部(年7月30日撤燃料工业部改设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及高教部。因为两家都是煤炭工业部的部下,部里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使神差的把这个官司推给了安徽省*府,省*府又推给了淮南市委,而市委书记刘廉民也想迁到这个校址。结果的结果就是以后我们所见到的结果了。
最后经协商以淮南矿务局给淮南煤矿学校盖一栋红楼、一座大礼堂、一座图书馆了结。
下图为高教部有关旧校址的处置文件
下图为原淮南煤矿学校红楼
下图为原教学大楼之一,年8月至年3月为淮南市委办公地(俗称“小*楼”)
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已将此校址批给了对面的“淮南煤矿学校”。淮南矿务局是否对原本自己的属地有收回的意思,竟敢在当时的*治环境下冒犯上之险,抢先占据,造成既成事实,以至于最后几层上级居然没有对淮南矿务局此举作出明确态度,而是以和事佬的低调处理方式协商解决,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从淮南工专建校经历看,淮南矿务局曾为建工专出钱出力出地出房舍,是否以此为由而理直气壮强占,不得而知了。
下图为年9月17日蔡家岗矿山机械厂出差报销单,出差事由“去市委联系工作”。学校7月低搬迁完,而淮南市委及矿务局旋即便进驻办公了。
下图为年底地图
如今这些老建筑大都还保留,岁月虽然无痕,但历经沧桑的老建筑依旧静静地向路人倾诉着衷肠。徜徉其间,令人抚今追昔,遐思片片。漫步于那座建成于年的教学楼(今淮南矿业集团社保楼),透过那独特的弧形门窗,我们似乎还可嗅到一丝淡淡的民国风味。意念中还可见到几近稀有的扎着麻花、青衫布裙、清纯靓丽的女生怀抱书本,蝴蝶般地三三两两穿行于走道;教室里一群身穿诘襟的列宁帽们嬉笑打闹声不绝于耳:一位鲁迅般清瘦矍铄,满脸刻满古板,紧蹙眉头的老教授,伏于案前忧国忧民。
下图为建成于年的教室大楼(俗称“破大楼”、“灰大楼”,今淮南矿业集团社保楼)
1人的大礼堂虽然有了新面貌,但骨子里的时代烙印已经沁入历史。大礼堂--电影院---煤矿会堂,空空的房腔,装满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也留下了几代煤矿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除了放映电影外,淮南很多大事件几乎都是通过这里发布出去的。
下图为刚建成后的学校大礼堂正面。
下图为年初夏大礼堂侧面,右边是学生宿舍楼。
下图为年初夏物理师资班的同学们在学校大礼堂(照片由该班学生谢静芳之子曹群杰提供)
下图为年2月25日淮南市出席省民兵比武大会全体代表在原“学校大礼堂”时为淮南矿务局电影院门前合影。
下图为年9月18日在淮南矿务局电影院隆重举行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追悼大会。
下图为今天改造后的原大礼堂。原物理师资班的学生重回母校旧址合影。
原三层学生宿舍楼(今“根据地酒家”南),后成为淮南矿务局单身宿舍使用多年,今年夏经过重新装修,目前为东华物业办公室,外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下图为学生宿舍楼,后淮南矿务局单身宿舍楼,今东华物业办公地。
原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校办公主楼,虽经多次改造,但淮南矿业集团领导班子如今仍然在此楼为企业再创辉煌而努力打拼。
下图为年初拍学校办公大楼南面景
下图为今改造后的办公大楼
其东边的两座小*楼近两年经过防危处理,已经以崭新的面貌示人。然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特征仍扑面而来。年8月--年3月,这里曾是中共淮南市委所在地,历经数次市矿的分分合合,同时也见证了淮南市的发展历史。尽管近年来淮南矿业集团已经比较富裕,但并未拆其另建新的大楼,足见其胸怀、文化品位及企业“不忘初心”之品格。
下图为年夏物理师资班的同学们在教学楼(北小*楼)前。(照片由该班学生谢静芳之子曹群杰提供)
下图为今改造后的原教学楼(北小*楼)外景
下图为今年初南小*楼改造时所拍。
下图为改造后的南小*楼。
注:
①王际岩(.10--.10)山东淄博索镇马家庄人,年11月参加革命,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省三支队抗日**干部学校分队长、中队长,延安*事学院抗大三分校*事协理员,中央敌工委*事团成员,西北财*经济办事处秘书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省人民*府实业厅秘书主任,第三野战*济南市*管会实业部副部长,徐州*管会实业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淮南矿务局*代表、副局长,曾是建设大八铁路负责人之一。年2月曾任中国矿业学院校务处主任,年10月--年3月任淮南煤矿专业学校校长、*委书记,年任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年10月--年10月任焦作矿业学院院长、*委副书记。年离休。
②夏际霞年12月,中共苏皖边区特委决定重建中共睢宁县委,任书记。年1月--年12月任中共邳南县委书记。解放初曾任淮南矿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年11月--年5月任田家庵市委书记。年6月-年11月任淮南矿务局副局长、局长、淮南市委第二书记。年因与市委书记闹矛盾受到批判,年反右扩大化被打成所谓的“反*集团”头子,年庐山会议后被贬到铜陵大通煤矿。其烟瘾大,经常去会议室捡拾烟头,又由于饭量大,三餐吃不饱,就改一天只吃中午一顿,实在饿急了就捡块砖头当枕头睡觉。年才被甄别平反,恢复*籍、名誉和职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