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白芨沟航拍纪录片最是情深白芨沟
TUhjnbcbe - 2020/12/24 16:2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谨以此片

献给白芨沟和为之奋斗的人们!

▼《最是情深白芨沟》(怀旧版)↓↓↓

第一篇章

贺兰山之*

天,有天的辽阔;海,有海的浩瀚;山,有山的巍峨。说到山,人们往往惊叹于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天地灵气,自然造化。每一座山,都有它的神韵所在。

巍巍贺兰山

在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银川平原西北部,有一座连绵起伏公里长的山脉,因其位于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不仅削弱了西北寒风的侵袭,还阻挡了腾格里沙漠流沙的东移,是宁夏平原名副其实的一道天然的生态安全屏障,它叫贺兰山。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作用,被宁夏人民称为“父亲山”。

▼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南沙窝遥看西北方向连绵起伏的贺兰山↓↓↓

贺兰山在外界的知名度,虽不能与全国闻名遐迩的“三山五岳”相比,但在国际上提起“煤中之王”——太西煤,贺兰山的名字便会呼之欲出。产自贺兰山的太西煤,被称为“太西乌金”,具有“三低六高”的特性,属世界珍稀煤种。亿万年来,贺兰山并未因其蕴藏着世界珍稀煤种而声名显赫,相反,太西煤的美誉,深深掩盖了贺兰山的名望。这,或许正是贺兰山博大的胸怀包容,不争名、不逐利,任岁月流逝,亘古不变。

▼屹立在贺兰山之中的“太西乌金”↓↓↓

贺兰山之*,在于他阻挡了流沙东移,让宁夏平原稻谷飘香;贺兰山之*,在于他蕴藏着世界稀有的“太西乌金”。

第二篇章

“三线建设”战鼓催

贺兰山地层深处的太西煤规模化开采,始于“三线建设”。六十年代中期,中央提出了“立足战争,加快大三线建设”的战略方针。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煤炭部规划在“三五”和“四五”期间将贺兰山煤田的石炭井、汝箕沟和呼鲁斯太矿区列为西北“大三线建设”的重要矿区之一。经国务院批准,年6月成立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以加强对这一煤炭基地建设的领导。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和“支边光荣”的时代号召下,贺兰山擂响了“三线建设”的战鼓。

▼热火朝天的“三线建设”劳动场景↓↓↓

年10月,煤炭部第八十工程处的足迹首次踏进贺兰山一个长满芨芨草的地方,将这个15.8平方公里的山沟命名为白芨沟,在此修建临时建筑,为建矿做前期筹备工作。煤炭部对白芨沟的建设采取会战的方法,提出了“”目标,即40个月建成投产,1年内达到设计产量。年2月,煤炭部第七十九工程处开进白芨沟,承担矿建工程。年7月1日,白芨沟煤矿主副井破土动工,标志着矿井正式开始建设。可以说,在“三线建设”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白芨沟煤矿应运而生。

第三篇章

战天斗地立功勋

时代发出一声召唤,在随后分批前来的建设者中,无论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农民,还是五湖四海的知青,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白芨沟人”。面对一穷二白的生活条件和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白芨沟人没有退缩,更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以天作被,以地为席,住地窝、喝雨水,并肩战天斗地。

▼多才多艺的知青从五湖四海来到白芨沟↓↓↓

年,生产任务由七十九工程处承担。这支建设先驱,以愚公移山的必胜信念,靠人拉肩扛,实现了矿井年建成投产的目标。贺兰山蕴藏亿万年的“太西乌金”从地层深处迎来曙光,给世界带去了最持久的光和热。

▼上世纪七十年代,白芨沟人在灯光球场载歌载舞。虽然画面模糊,但白芨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晰可见。↓↓↓

年,白芨沟人决心改变落后的人工炮采方式,提出“砸锅卖铁也要上机械化”的口号。同年年底,白芨沟人敢为人先,建成了西北地区首例探索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工作面,实现了矿井质的飞跃。年,原煤开采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填补了西北地区百万吨矿井的空白。

▲人工炮采

▼综合机械化采煤

年至年的15年间,白芨沟矿曾被定名“卫东煤矿”,自此,白芨沟矿有了另一个响亮的名字。这个名字一经叫响,就在老一辈煤矿建设者心中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至今,但凡提起白芨沟矿,一些长者更习惯把卫东矿挂在嘴边。

▼上世纪七十年代刊登在《石炭井矿工报》上关于卫东矿大干快上的事迹↓↓↓

在矿井边生产、边建设时期,是最艰苦的年月。没有住房,老一辈建设者就开山劈石、掘地夯土,自己动手垒房。遍布矿区的每一间土坯房、每一处石头房都是当年老一辈矿工用汗水垒筑起来的不倒的丰碑。历经半个多世纪风吹雨打,老房子至今依然矗立在那里,成为了奠定矿山建设根基的一个个时代印记。

▲老一辈建设者依山而建的房屋↑↑↑

时至今日,白芨沟人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秉性,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在宁夏煤炭工业发展历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高空俯瞰白芨沟↓↓↓

第四篇章

伟大源自平凡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重任。回首当年,父辈告别家乡、知青上山进矿,义无反顾来到白芨沟,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投身“三线建设”,把青春奉献在了矿山,汗水洒遍井巷深处。

▼上世纪八十年代,春节期间白芨沟热闹的社火表演。↓↓↓

如今,虽然白芨沟矿老一辈建设者已经告别了这里,但他们战天斗地的身影、干劲冲天的豪情、百折不挠的精神依然长存于每一个白芨沟人的心中。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篮球运动就在白芨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人民创造历史,奋斗开创未来。正是父辈们艰苦卓绝的付出,才奠定了白芨沟的基业,也就此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今天的矿工,大部分是老一辈建设者的子女。作为新时代的“煤二代”“煤三代”,我们接过父辈们的事业在手中薪火相传,用坚守,续写白芨沟新的篇章。

▼上世纪八十年代,白芨沟矿工子弟组成的腰鼓队。↓↓↓

如果说贺兰山是伟岸的父亲,那么白芨沟就是慈祥的母亲。几代人在白芨沟生活、工作、学习,几代人又从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这里的南二小学、育新小学、育新中学培养出数以千计的学子。这里的教师也和矿工一样,在当年远离城市,甘愿来到矿山默默无闻教书育人。

▼白芨沟各所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

▼育新中学操场上举行的庆六一活动,场面盛大而热烈。↓↓↓

▼育新中学学生做课间操的场景↓↓↓

▼以下两幅图均为通往育新小学和育新中学的育新路。左图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右图摄于年。两幅图取景自同一地点,时间跨度达四十年之久。驻足于此,不免令人叹息,岁月荏苒,白驹过隙。育新路,曾有多少育新师生走过于此,又有多少育新师生从这里走出大山。↓↓↓

难忘育新中学师生情!还记得中学西侧的泉水沟吗?那里青草茵茵,是课外活动最受师生欢迎的地方。寒来暑往,从石缝中流淌出的甘泉,滋润着师生的心田。师生在此放松身心时爽朗的笑声,久久回荡于山谷间。青草依旧在,师生不再来。而今,泉水虽已干涸,但泉水永远流淌在育新学校师生的心底。

▼流淌在育新学校师生心底的泉水沟↓↓↓

▼在泉水沟断崖绝壁上顽强生长的*花蒿↓↓↓

第五篇章

苍山不语却情深

在贺兰山历史上开采太西煤的煤矿不胜枚举,沐浴岁月的洗礼,一部分煤矿已关井闭坑,一部分煤矿已销声匿迹,而白芨沟煤矿,却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迈着坚毅的步伐一路走来。

▼白芨沟原煤储装运系统↓↓↓

今天的白芨沟,依然在为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太西煤,而繁华已然落幕。历经半个世纪的磨砺,白芨沟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沧桑写满矿区。这里的市场不再熙熙攘攘;灯光球场不再人声鼎沸;杏花村不再风光无限;一号桥、二号桥不再车流如织;南二空寂无人;南街、北街的商铺门可罗雀;挺进路、健康巷、育新路已是人去屋空;老一队更是难寻踪迹。

▼一号桥↓

▲二号桥↑

▼市场不再熙熙攘攘↓↓↓

▼灯光球场不再人声鼎沸↓↓↓

▼杏花村不再风光无限↓↓↓

▼老一队难寻踪迹↓↓↓

▼南二空寂无人↓↓↓

▼南街、北街的商铺门可罗雀。位于粮站和拐弯商店中间的蓉渝酒家曾是白芨沟包席宴请宾客数一数二的高档饭店。每年,有多少场婚庆囍典礼在这里举行,有多少对新人??从这里走进婚姻的殿堂。↓↓↓

▼医院如此空落,可曾经,有多少孩子出生于此,落户白芨沟。↓↓↓

▼通往火车站的路上,娇艳欲滴槐花香。↓↓↓

如今,“煤二代”“煤三代”依然坚守在这座深情的矿山,我们愿像父辈那样,把自己的一切倾注在这里,让白芨沟继续发光发热。因为,父辈的青春曾在这里奉献;我们的童年曾在这里度过;白芨沟的温情长存于心。

▼白芨沟幼儿园可爱的孩子们,如今,都已为人父母。↓↓↓

芨芨草,无论处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都能够凌风挺拔,向上生长。这种自强不息、坚韧不屈的品格,正是白芨沟人可贵的精神之所在,而白芨沟人定会将这种精神代代传承,竖起白芨沟人特有的风骨。

▼凌风挺拔,向上生长的芨芨草。↓↓↓

苍山不语却情深,最是情深白芨沟。每一个在白芨沟生活工作过的人,无论远走天涯海角,都会对这座平凡中彰显伟大的矿山有份深入骨髓的情怀。这份情怀,是岁月镌刻的烙印、是故土萌生的思念、是精神迸发的力量!

▼年,白芨沟矿被石嘴山市*府列入首批27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最是情深白芨沟》(畅飞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芨沟航拍纪录片最是情深白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