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一年来,构建统一的城市交通信号管控平台已成为当前热点,北京、深圳等多个城市已经在着手将多个信号控制系统统一到同一个平台上,国内信号机主流厂商在构建信号统一平台上也开始有所动作,作为行业管理者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正在积极组织交通信号统一平台联网联控的探讨工作。
现阶段,国内有关信号控制系统通信协议在应用性、实时性、扩展性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短板,无法真正实现将多个不同的信号控制系统集成到统一的控制平台上。
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国信号设备厂商、联邦公路研究所等牵头制定的OCIT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开放式通信接口协议,包括OCIT的优越性、制定部门、实施需求及未来发展,旨在抛砖引玉,希冀对我国在制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统一平台通信协议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1、OCIT的优越性
对于交通控制系统的管理部门来说,能够简单方便地集成各子系统,并且项目投资不过时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上述原因以及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持续增长压力,亟需交通控制系统接口的标准化。德国OCIT接口协议始于年,参与标准制定的部门包括设备和系统供应商、管理部门以及德国联邦公路研究所。OCIT(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开放式通信接口协议)定义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内外场设备的接口协议标准。
OCIT-I为交通管理中心各子系统之间的标准化接口协议。这些接口协议能够让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相关附属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交互,如交通管理系统。OCIT-I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标准的网络通信方式、协议以及技术,因此能够快捷地传输大量的数据。通过将控制方案,采集数据以及处理数据类型加以标准化,能够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场站内外的数据通过服务器进行关联并得到暂时的解耦控制。
OCIT-O为中心控制系统和交通信号灯控制设备之间的标准化接口协议。这些设备用于控制、监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并且提供交通流检测数据。OCIT-O接口协议重点依据现有系统的需求进行设计,同时具备一定的移植能力。
比如,道路上的光纤有一定带宽限制,BTPPL协议专门针对OCIT-O接口开发中的这类情形进行了优化设计,只需很少的额外设置。通过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SHA-1算法)对一些重要的控制命令进行保护,避免恶意攻击和故意撰改。除了OCIT-O协议BTPPL外,其他使用的都是标准通信协议。
数据传输基于标准的电信技术,可以使用所有常见的媒介和1、2层相关联的电信服务。
图1OCIT系统架构:OCIT-I和OCIT-O
考虑到已有的交通信号控制通信架构状况,为了便于新的OCIT-O设备移植到已有的系统中,OCIT-O标准传输协议中主要涵盖了电话电缆(图1)、ISDN、
GSM(图2)和以太网(图3)等4种通信方式。
对于大量交通流数据的采集和预置—不管是实时的采集还是其他不同方式的统计数据,对于智能化的交通控制系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图2OCIT-I协议连接到SOAP(OSI层)示例
随着项目方案、工程实施以及设备维护等技术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促使管理部门不断地缩减投资成本,并升级现有的系统,这样做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设备厂商必须以相对经济的方式提高设备性能,使得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及相应工具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得到应用。OCIT-O接口协议允许在不中断系统运行的情况下接入新的设备。它允许管理部门逐步将子系统集成到现有的系统中,进一步开发和扩展功能,并使用先进的通讯媒体和多样化的交通流检测数据。管理部门能够确保投资效果受益更加长久,甚至能够掌控未来的应用需求。
图3OCIT-O协议连接到BTPPL(OSI层)示例
如今,OCIT-O标准的功能范围已经相当广泛,各设备厂商采用标准化的OCIT接口所开发的系统已经在许多地区运营。
世界各地的生产厂商都可以使用OCIT接口认证。截至年1月,已有21个欧洲设备厂商购买了OCIT-O接口认证。
2、OCIT制定部门
OCIT的实施最初来源于财政预算的压力,以及前文提及的交通控制和管理部门的需求,尤其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管理部门,他们可以通过该接口协议进一步简化不同设备厂商之间的集成。
在这样需求下,以德国为基础的国际化生产厂商成立了OCIT开发小组(ODG),同时对德国Dambach、STOYE、Siemens、SignalbauHuber、Stuehrenberg等生产厂商进行了商标注册。OCIT代表了最初的目标,即制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开放式通信接口协议”,开放系统互连(ISO-OSI)形成了接口标准的技术背景。借助于开放的通讯系统,OCIT通过交通控制来调节交通管理,其中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未来将会变得更加稳定可靠。
依据德国以往制定标准项目的成功经验,项目前期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参与。基于这个原因,相关组织都参与了OCIT组织,并且一直积极地参与该项目。相关职能分工:
开放交通系统联盟(OCA)主要负责将城市交通管理者的需求规范化。这种基于会员方式的组织迅速国际化,目前已经覆盖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