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基础化工行业2023年度策略新赛道方兴未
TUhjnbcbe - 2024/8/15 1:37:00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邓先河、吴鑫然、郭齐坤)

一、新赛道:实现0到1的突破,开启1到N的征途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新赛道”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生物遗传、信息工程、化学物理等学科实现关键突破创造了一系列新原料、新工艺、新材料,“专精特新”、“双碳”等新政下催生了一批新需求,新赛道在供需两端共振下欣欣向荣,身处新赛道的领跑公司已经打好成长为全球领军企业的基础。展望年,新赛道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在生物基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不少优秀的企业在合成生物学、储能材料、风电材料、锂电材料领域有望实现0到1的突破,还有不少企业则在国产替代较为紧迫的半导体材料、润滑油添加剂、催化剂等领域不断提高自身市占率,开启1到N的征程。

化工新材料迎蓝海市场,海外龙头占主导,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化工新材料涉及有机氟、有机硅、节能、环保、电子化学品、油墨等多个新材料领域,是指目前发展的和正在发展之中具有传统化工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性能或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化工材料。作为新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新材料行业是化学工业中较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部分。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年全球化工新材料产值达亿美元。从供给格局来看,化工新材料属于高技术含量、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大型跨国企业凭借技术研发、人才、资金等优势在新材料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且核心技术长期垄断,既不转让也不合资,国内进口依赖度高。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发展已步入重要战略机遇期。新材料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制造强国及国防工业发展关键保障的产业,十四五的五年必将是新材料产业变革的五年,也是产业由大国向强国突破、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五年。在政策引领及产业资本投入增长等驱动下,国内以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催化剂材料、军用材料等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将加速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广阔。

(一)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颠覆传统,有望催生万亿增量市场。与传统发酵使用特定的菌种或酶技术相比,合成生物学利用基因组测序、生物工程、化学合成和计算机模拟等技术进行生命设计与合成再造,技术颠覆传统。MIT出版的《TechnologyReview》早在年将合成生物学选为将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据McKinsey数据,原则上全球60%的产品可以采用生物法进行生产,到-年合成生物学每年可以产生约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

合成生物学集多重优势于一体,创造价值。低成本:生物合成设备相较化工投资额低,可柔性生产,轻资产优势显著;微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的酶作为高效催化剂能大幅降低反应能耗,高选择性可提高目标产物收率,最大化利用原料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可持续:合成生物学原料端采用可再生生物质,生产过程为生物循环系统,生物合成产品具备环境相容性。低碳:合成生物技术可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在化工领域,多种生物基大宗化工品减排二氧化碳超60%。

合成生物学进入发展黄金期,多应用领域蓬勃发展。政策端: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大战略下,各政府政策频出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年5月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技术端:合成生物学广泛使用的基因测序、编辑等科学技术全面进步,行业发展逐渐由科研探索驱动开始转为工程能力驱动;资金端:资本看好、投融资旺盛,年合成生物学融资金额创年以来新高。多方助力下,合成生物学产业化进程加速,在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农药、生物燃料、食品以及医药等多个领域蓬勃发展。

(二)储能材料

1.铁铬液流电池为大规模储能提供新选择

铁铬液流电池储能前景向好,或成新增长点。根据房茂霖等年发表的《铁铬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循环利用、生命周期性价比高、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技术首选之一,其中铁铬液流电池具有绿色安全、低毒性与腐蚀性、运行温度区间跨度大、价格低廉等诸多优势,目前研发进展较快。

新能源推广与储能需求增长将为铁铬液流电池带来新机遇,进一步带动铬化工品发展。随着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的推进以及储能技术的不断改进,铁铬液流电池的储能技术逐渐成熟,目前已实现了量化供货以及产业化目标,未来铁铬液流电池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储能地位将再次上升。同时,铁铬液流电池的渗透也将带动铬化工品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广发电新组对-年全球新增储能需求的测算,假设液流电池占新型储能电池的比例以及铁铬液流电池渗透率逐年提高,预计年全球铁铬液流电池出货量为0.84GW,带动重铬酸钠需求量2.34万吨,年全球铁铬液流电池出货量为20.01GW,带动重铬酸钠需求量55.79万吨。

2.储能行业有望成为磷酸铁锂电池下一个巨大市场

磷酸铁锂是现在储能电池的主流。储能电池的各种路径中,磷酸铁锂电池具备一定优势,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绿色环保等优点,并且支持无级扩展,适合于大规模电能储存,因而磷酸铁锂电池配套的储能系统现在是市场的主流选择,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发电安全并网、电网调峰、分布式电站、UPS电源、应急电源系统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多项目规划,川恒股份快马加鞭向新能源方向深度转型。电池级磷酸铁系磷酸铁锂的关键前驱体材料。自年9月份以来,公司先后与国轩控股、福泉市人民政府、富临精工、瓮安县人民政府、欣旺达以及金圆股份等机构展开多方面合作,大举进军磷酸铁等新能源材料业务。当前公司规划建设于龙昌工场的2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建设中。基于对外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先后合资设立恒轩新能源、恒达矿业以及恒昌新能源等开展的福泉市和瓮安县“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项目正进一步推进,远期磷酸铁规划产能超过万吨。

3.钠离子电池材料将成为锰行业新增长点

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有效补充。钠离子电池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结构相似,并且相比锂离子电池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地球上的锂资源十分有限,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0.%,地区分布不均,开采成本较高,锂电池的未来发展受限。相反,地壳中钠资源非常丰富,全球分布并且开采成本极低,资源优势明显。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也低于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集流体成本均低于磷酸铁锂电池,未来随着产业链的完善和成熟,钠离子电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将促进锰元素需求的高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类,氧化物类是目前主流材料。根据《钠离子电池科学与技术》统计,在18种氧化物类正极材料中,15种用到锰;8种用到镍,6种用到铁。在聚阴离子类材料和普鲁士蓝类材料中,锰也被广泛使用。未来钠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将会带来锰元素的需求增加,市场前景向荣。

(三)新能源材料

1.芳纶:战略性新材料,芳纶涂覆隔膜带来新增量,政策助力国产替代

优异特性使芳纶纤维需求旺盛。芳纶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耐高温和高强高模特性,主要用于制作防护服、防弹衣、航天材料等,是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随着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标准的逐步落地和工业领域的恢复,国内芳纶需求持续增长,芳纶供应呈现紧张局面,生产厂家库存长时间保持在低位。根据泰和新材年年度报告,年全球总需求约10-11万吨,同比增长约20%。

芳纶供给与技术被国外少数巨头垄断,国内工业化生产起步较晚,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因涉及到敏感领域,国外发达国家长期严格封锁原料、产品等生产制造关键技术,进口依存度高达87%。杜邦和帝人分别于年、年实现对位芳纶产业化,长期占据芳纶市场。国内外主要差距在于间位芳纶干法纺丝技术和高端芳纶产品生产。干法纺丝纤维结构更加致密,产品质量高,但杜邦将其核心技术进行专利封锁,国产化还未成功。国产间位芳纶产品主要集中于低端的高温滤料市场,该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利润率低。国内对位芳纶主流技术采用类似杜邦的TPC熔融进料和液体浓硫酸配浆技术,但国内对位芳纶产能不足全球6%,进口依赖性高。

芳纶涂覆盖带来新增量。据高工锂电,芳纶涂层隔膜具有抗氧化、耐酸碱、阻燃、耐磨擦、抗撕裂等优点,热机械强度远高于目前市场上各种类隔膜,在对抗电池失效时能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极大的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破膜温度超过摄氏度,是一种超耐久锂离子电池隔膜,能大幅提高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安全性。芳纶涂覆与电解液相容性好,相对轻薄,有效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随着芳纶涂覆的产业化规模提升,成本进一步控制,未来芳纶涂覆隔膜在高端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的应用可期。

2.锂电池粘结剂PAA将迎来放量

绿色环保的水性粘结剂为电池负极粘结剂的首选,PAA更适用于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是电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用于电池负极的粘结剂多为水性粘结剂,具有无溶剂释放、生产环境绿色、成本低、不易燃、使用安全等优点。其中聚丙烯酸(PAA)相对其他水性粘结剂性能优越,更适用于硅基负极材料。PAA有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合成便捷且可溶于水;(2)机械性能与CMC相近,但含更高浓度的羧基官能团,因此电解液的存在不会对PAA的黏附力产生负面影响;(3)钠化后的PAA可以改善SEI膜的性能,防止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电解液的分解;(4)SiO复合电极使用PAA为粘结剂比使用PVDF时电化学性能更优异,可能因PAA是无定型高分子,而PVDF是结晶聚合物,在无定型区域PAA与SiO的结合更好;(5)PAA分子链之间以及与Si颗粒表面之间的大量氢键,可以保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的附着,使电极结构保持完整,并具备自愈合性;(6)PAA将纯硅电极的首次库仑效率提升到了90%以上,并且表现出优于PVDF和CMC的循环性能。

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推动PAA的需求增长。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产量持续增长,带动锂电池粘结剂的产量不断增加。根据Wind,年国内锂电池产量为.64亿只,同比增长23.45%,年1-10月为.68亿只,同比增长3.96%。根据相关研究,粘结剂在负极中约占比1.5%-3%,假设粘结剂在负极含量比例取中值2.25%,假设年PAA渗透率为20%,并以每年10%的增速逐年提高,年全球动力电池放量将拉动全球粘结剂出货量3.1万吨,相比年新增出货量1.1万吨,带动全球PAA粘结剂需求量0.6万吨;预计年全球动力电池放量将拉动全球粘结剂出货量9万吨,相比年新增出货量7.0万吨,带动全球PAA粘结剂需求量4.5万吨。中国是全球粘结剂的最大市场,随着PAA逐渐推广并实现国产替代,未来将迎来巨大放量。

3.复合铜箔或取代传统铜箔,市场空间广阔

复合铜箔有望替代传统铜箔成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的新选择。复合铜箔是锂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起到承载负极活性材料、汇集电子并导出电流的作用,对锂电池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相比传统电解铜箔,复合铜箔具有高安全、高比容、长寿命、高兼容和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未来随着复合铜箔产业化扩散,有望进一步渗透市场,成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的新选择。

复合铜箔依赖电镀铜工艺,电镀添加剂是电镀铜工艺的关键。复合铜箔由电镀铜工艺生产而成,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解化学反应在基体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铜膜层,能够有效提高锂电池导电导热性能。电镀铜工艺的关键点是改进电镀添加剂,通过优化配方进而提升工艺,获得高性能铜镀层。

复合铜箔广阔的市场空间将拉动电镀铜添加剂的需求。根据德福科技招股书引用的GGII数据,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到GWh,同比增长约77.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GWh,占比69.09%,同比增长.6%。随着复合铜箔产业化的加速发展,预计复合铜箔的市场渗透率将快速提高。根据广发机械组的测算,若年复合铜箔渗透率达到10%,年对应的复合铜箔需求量约为.48GWh,换算成吨消耗量约为12.6万吨,若年复合铜箔渗透率达到50%,年对应的复合铜箔需求量约为.4GWh,换算成吨消耗量约为63.1万吨。未来复合铜箔不断上涨的需求将带动电镀铜添加剂需求上行。

4.N型电池拉动POE胶膜需求,光伏反射膜提升背面发电增益

封装胶膜是光伏组件的核心材料,胶膜粘结光伏电池片与光伏玻璃及背板,保护电池片并封装成能输出直流电的光伏组件。胶膜对脆弱的太阳能电池片起保护作用,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使阳光最大限度的透过胶膜达到电池片,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光伏封装胶膜需要保证太阳能组件有二十五年使用寿命,是光伏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辅材。光伏组件对封装所使用的胶膜的透光率、耐候性、粘结强度、耐老化等性能要求较高。

性能更优的POE胶膜受益于双玻组件市场渗透率提升以及N型电池的迭代。POE胶膜具有优异的水汽阻隔能力和离子阻隔能力,水汽透过率仅为EVA的1/8左右,且其分子链结构稳定,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性;据陶氏化学的测试数据,POE胶膜在使用寿命期间几乎没有PID,功率损耗为0.3%,而EVA胶膜则为35%。(1)双面组件将背板替换为光伏玻璃,但由于双面电池背面钝化不完全、铝线印刷的铝栅格更容易被酸腐蚀、无框或半框封边导致空气水汽进入等原因,需使用水汽阻隔性能更优的POE胶膜进行双面组件封装。(2)电池N型化,N型电池的PID效应在受光面更敏感,对PID衰减大的N型组件,在光照恢复后,也会造成不可逆损伤,需使用抗PID性能更好的POE胶膜。

5.叶片大型化带动拉挤工艺发展,酸酐固化剂、碳纤维迎来发展新机

拉挤成型工艺是一种连续生产固定截面复合材料型材的方法,其成品性能优势突出。风电大型化叶片主梁拉挤工艺带来碳纤维以及甲基四氢苯酐的纯增量需求。风电产业链降本趋势下,大型化是确定性产业方向,拉挤工艺在叶片主梁渗透率显著提升。

濮阳惠成是国内顺酐酸酐衍生物龙头企业,拥有行业内最大产能7.1万吨。公司拥有国内最多的顺酐酸酐衍生物产品品类,主要产品有四氢苯酐、六氢苯酐、甲基四氢苯酐和甲基六氢苯酐、纳迪克酸酐等。福建古雷募投项目预计年下半年投产,预计到年年底,公司顺酐酸酐衍生物产能达到12.1万吨。拉挤工艺催生了固化剂需求为公司甲基四氢苯酐产品“量身定制”。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由聚丙烯腈(PAN)(或沥青、粘胶)等有机纤维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含碳量高于90%的碳主链结构无机纤维。全球需求持续增长,国内需求快速释放。全球及我国碳纤维需求长期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据赛奥碳纤维数据,年的全球碳纤维需求总量为11.80万吨,较年增长10.38%,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年全球需求总量达到20.00万吨,年达到40.00万吨。在国内市场方面,年碳纤维需求量为6.24万吨,同比增长27.69%,同比增速远快于全球水平,同时需求量占全球需求总量比例突破50%。预计到年,中国碳纤维需求总量达到15.9万吨,占比全球总需求量显著提升至80%。除了需求增速快、规模大的特征外,我国碳纤维需求量还表现出国产替代速度快、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改善的特征。年我国碳纤维国产产品需求量为2.93万吨,同比增长58.11%,进口产品需求量3.31万吨,同比增长9.15%,对外贸易依存度53.11%,同比下降14.52%。预计到年,进口量占比国内需求总量的39%左右,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下游需求分行业看,全球碳纤维需求集中于风电叶片、体育休闲、航空航天三大领域,我国碳纤维需求以风电叶片、体育休闲、碳碳复材为主。目前全球碳纤维最大应用市场仍是风电叶片市场,年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达到3.30万吨,占比28%。其次为体育休闲市场,碳纤维需求达到1.85万吨,占比15.7%,第三大应用市场为航空航天市场,碳纤维需求达到1.65万吨,占比14%。其余细分行业中,压力容器、汽车、碳碳复材碳纤维需求均占比5%以上。年国内风电叶片领域碳纤维需求量达到2.25万吨,占比36.1%;体育休闲领域碳纤维需求量达到1.75万吨,占比28.1%;碳碳复材领域碳纤维需求量0.7万吨,占比11.2%。三大主要应用领域合计占据国内需求的75.4%,航空航天、压力容器、混配模成型、汽车等其他领域需求份额与全球份额相比存在差距,意味着我国碳纤维应用在其他领域的市场需求有待开发,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是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支撑产业,按应用环节划分为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主要包括IC的设计、晶圆制造以及封装测试等环节,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在集成电路的制造和封装测试等领域。从材料角度看,涉及到大硅片光刻胶、掩膜版、特种气体等原材料;从装备角度看,涉及到光刻机、刻蚀机、PVD、CVD等各种核心设备。本章主要围绕晶圆制造材料角度展开。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呈周期波动,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稳步增长。根据SEMI数据,受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影响,全球半导体材料迎来快速增长,-年市场规模由.4亿美元提升至.8亿美元。-年,半导体材料市场进入震荡调整阶段。年市场再次迎来爆发。年,半导体材料市场维持稳定,全球销售额约为.1亿美元,其中晶圆制造材料约为亿美元,封装材料约为亿美元。根据SEMI数据,-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从32.6亿美元提升至86.9亿美元,CAGR达到10%。从市场具体构成来看,大硅片占比高达38%,电子特气与掩膜版均占比13%位居次席,其余市场份额由光刻胶、靶材、CMP抛光材料等产品占据。

化工企业产品高端化转型。化工企业通过内生研发或者外延并购的方式切入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学品)领域,是近几年化工企业寻求转型较为常见的模式。转型成功的企业在获得更快行业增速的同时也能得到更高的市场估值,迎来一波双击增长。在国内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相关材料企业迎来国产替代的良机。我们认为部分研发实力强、切入客户层级领先、产品转型升级成功的企业有望分享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

(五)其他进口替代材料(润滑油添加剂、催化剂、胶带等)

1.润滑油添加剂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化进程加速

根据瑞丰新材招股书数据,-年,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规模由亿美元增长到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58%。预计至年,全球润滑油添加剂需求量将增长至万吨,市场规模约为亿美元。国内润滑油添加剂的需求量由年的75万吨增长至年的万吨,CAGR为4.20%,增速快于全球市场。海外四家大型厂商占据全球85%份额,近年来以瑞丰为代表的国产润滑油添加剂品牌崛起,国产化进程有望提速。

2.胶带销售额保持增长态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胶带销售额保持增长态势,年胶带销售额约亿元,同比增长3.8%,预计年销售额达到亿元。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胶带生产国,行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从胶带细分产品来看,年BOPP包装胶带占比最大,占比约23.16%,其次是标签及广告贴和其他及特种胶带,BOPP包装胶带仍是国内胶带产品的消费主流。

胶带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胶带属于常规消费品,下游应用市场庞大,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用和医用等领域。在民用市场中,胶带主要用于家居日用和建筑装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胶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工业市场中,胶带主要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造船、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汽车制造中,主要以生产中起捆绑、保护等作用的PVC胶带和用于装饰、保养的美纹纸胶带为主,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推动汽车线束胶带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子元器件制造中,常用的胶带包括美纹纸胶带、PET胶带、泡棉胶带等,科技的发展使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量持续增长,电子元器件产业的拓展给胶带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新周期:曙光初现,底部孕育新机遇

新周期:曙光初现,底部孕育新机遇。化工行业大部分产品H2价差已回落至历史底部,化工上市公司Q3单季度盈利压力显现。展望年,证监会支持房企股权融资,信贷、债券、股权三个融资渠道合力推动房地产融资,地产行业作为化工下游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市场重拾信心。同时,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部分化工产品有望在下游消费复苏支撑下迎来需求拐点。放眼海外,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控制高通胀水平取得阶段性成果,欧洲制造业在能源问题未获实质解决下,出口链相关的化工产品。在需求存在边际改善空间,供给端仍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在化工行业底部,新一轮周期孕育中。

(一)资本开支周期:龙头逆周期大举扩张

Q2以来,化工行业周期下行,多数产品价格/价差持续走低,煤化工、MDI、工业硅等产品价格/价差已经回落至历史低位。化工行业龙头在周期底部逆势扩张,有望进一步扩大自身市占率。同时龙头白马凭借超越行业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在周期底部的盈利中枢有望伴随资产负债表扩表稳健抬升,实现逆势增长。

当前化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龙头企业凸显成本优势。22Q3基础化工行业毛利率为14.39%,较22Q2下降4.94pct,相较21Q3下降7.93pct;对比过去十年基础化工行业Q2销售毛利率,当前的行业毛利率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根据Q3财报,万华化学、华鲁恒生、合盛硅业(有色组联合覆盖)等行业龙头仍然交出出色成绩单,体现了公司在行业底部的韧性和实力。

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整体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龙头企业加大周期底部扩张力度。截至22Q3,基础化工行业整体负债率为52.83%,环比22Q2上升0.15pct,随景气提升行业负债率小幅提升,整体处于可控水平。投资现金流占比环比上升。22Q3,基础化工行业投资活动占营业收入比环比下降,占比绝对值由22Q2的10.95%升至12.37%。万华化学、华鲁恒生为代表的龙头白马,在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同时,基于一体化布局大举进军新能源、新材料等赛道,产品结构持续扩容,企业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高,行业底部盈利能力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农药:农产品价格支撑需求,企业新项目落地有望增厚业绩

展望年,我们看好农药产品将逐步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伴随海运运力和运费逐步恢复正常,我国农药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和出口情况有望得到较大改善。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供给格局仍存优化空间。农药板块市值前10的上市公司在建工程比重呈提高趋势,从年50%左右上升至近期的70%上方,标志着行业后续产能将向头部企业进一步集中。我们认为,伴随农药板块上市公司在建项目逐步投产,有望和景气上行的农药板块形成强共振,个股的营收和盈利能力有望实现亮眼表现。

(二)供给重构周期:氟化工、磷化工

1.氟化工

氟化工产业链以萤石为起点,可进一步加工为无机氟化物和有机氟化物。其中无机氟化物代表产品为氟化铝,电子级氟化物等;有机氟化物代表产品为含氟精细化学品、制冷剂、含氟聚合物等三大类。根据中国氟化工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我国各类氟化工产品总产能超过万吨,总产量超过万吨,总产值超过1,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和消费国。

萤石在全球分布不均,根据USGS年的调查数据,全球萤石储量为3.2亿吨,其中以墨西哥、中国、南非、蒙古等国家资源最为丰富,其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54%。中国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江、内蒙古、湖南、江西、福建、河南等省区。大中型萤石矿床集中于东部沿海、华中和内蒙古中东部。中国萤石矿床可分为三类:为沉积改造型、热液充填型和伴生型,其中伴生型矿床为重要矿床。中国萤石资源具有六大特点。(1)萤石资源丰富但勘察程度低。截至年底我国查明萤石资源量为2.22亿吨,但储量只有4万吨,勘察比例有待提高;(2)萤石矿床分布较为集中。萤石矿床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省区,这些省区萤石矿床数约占全国萤石总矿床数的53%,基础储量约占全国萤石总基础储量的79%;(3)单一型萤石矿床数多,储量少;伴(共)生型矿床数少,储量大。截至年底,已勘查的处萤石矿床中,单一萤石矿处,占总资源量的57.16%;伴生萤石矿42处,占总资源量的42.84%;(4)富矿少,贫矿多。单一萤石矿平均CaF2品位约35%~40%,CaF2品位大于65%的富矿(可直接作为冶金级块矿)资源量仅占总量的20%,CaF2品位大于80%的高品位富矿占总量不到10%。(5)伴生萤石矿CaF2含量低。一般在26%以下,受主矿种开发利用的制约。(6)萤石储采比高,采量高。我国长期以不足15%全球萤石储量生产全球60%左右的萤石,储采比高达30%,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

含氟制冷剂进入新一轮更新迭代周期。目前我国正处于二代制冷剂向三代制冷剂过渡的阶段。我国于年正式实施ODS用途HCFCs的生产、消费实施冻结与配额。二代制冷剂的代表有,其中R22是二代制冷剂占比最大的产品,年占全国二代制冷剂总生产配额约77%,主要应用于含氟聚合物制备与空调制冷领域。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二代制冷剂淘汰时间表,中国需要在年消减HCFCs基线水平至90%,在以及年削减至35%与97.5%,并于年完全淘汰。目前,中国已顺利完成年目标,年R22生产配额较年削减了14%,并在-年维持较稳定的水平。

第三代制冷剂将以至年作为“基线年”。为抢占配额,各大厂家在-年进行三代制冷剂产能扩建,根据生态环境部的公告,至年我国HFCs总产能.3万吨。产能扩建直接导致三代制冷剂价格下跌,Ra和R32产品价格回落至底部区间,各厂商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运行,中小企业面临淘汰危机,三代制冷剂产能愈发往头部集中。目前产能扩建已经逐渐结束,未来随着配额的分发以及产量的降低,三代制冷剂价格有望回升。

2.磷化工

全球磷矿分布不均,国内磷矿资源主要集中云贵鄂三省。磷化工的磷元素主要来自自然界的磷矿石。工业上把具有开发价值的磷酸盐矿床统称为磷矿,主要成分为氟磷酸钙(Ca5F(PO4)3)。根据美国地调局(USGS)和《磷矿的分布、特征与开发现状》文献统计数据,截至年全球探明磷矿石基础储量约亿吨,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等地区。年末中国探明磷矿资源基础储量位居世界第二,约34亿吨,可开采的保有磷矿资源储量21.11亿吨,且与世界其他地区磷矿相比,中国磷矿资源具有富矿少、贫矿多,易选矿少、难选矿多等特点,可直接利用的高品位资源少,平均品位仅为18%。

在供给紧张叠加需求旺盛的背景下,磷矿石价格走高。磷矿石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年被列为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近年来,环保压力增加导致开采边际成本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磷矿石开采管制不断升级,自年起,国内磷矿石产量开始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和年,国内磷矿产量分别为万吨、万吨,同比年的万吨相比,已分别下滑38.4%和28.7%,在环保督查和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磷矿石供应紧张将常态化。同时,磷矿石下游的磷肥、农药等需求年底步入景气周期,磷酸铁等新应用场景进一步拉动需求,磷矿石价格有望保持高景气。

(三)需求修复周期:地产链条

房地产利好政策连续出台。11月8日,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消息,将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11月13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金融16条”);11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地产景气度提升直接推动上游化工品市场需求边际改善。纯碱是平板玻璃的主要原料,PVC大量用于生产各类型材、管材,房屋密封胶是有机硅的重要应用领域,水泥混凝土添加剂中则以减水剂为主,钛白粉是涂料的主要成分,聚氨酯可用做保温材料。此外,地产领域需求回暖,也可为民爆行业整体带来积极影响。

1.纯碱:供给总体平稳,下游终端行业需求总体改善,推动纯碱市场稳定发展

受下游市场景气度影响,纯碱价格短期承压。根据物理性质不同,纯碱主要可分为轻质纯碱(纯碱粉末)和重质纯碱(纯碱颗粒)。前者广泛用于日用化工、日用玻璃、冶金等部门,其下游较为分散,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后者主要用于平板玻璃、光伏玻璃生产等领域,其下游需求对房地产行业波动更为敏感。年以来,受政策调控与疫情因素影响,房地产投资总体呈下行趋势。终端地产需求偏弱导致平板玻璃市场整体库存上升,进而对纯碱价格构成压力。近期房地产市场预期回稳,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纯碱需求边际向好。从供应端来看,年国内纯碱供给量总体平稳。9月以来纯碱产量、开工率呈明显上行趋势。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纯碱进口量共计10.73万吨,同比减少27.20%。今年4月以后去化成效显著,当前库存水位低。从需求端来看,今年以来国内市场下游需求疲软,而海外市场表现亮眼。前三季度我国纯碱出口量共计.42万吨,同比增加.49%,高增长态势或将延续。

2.PVC:价格持续下调,地产链边际改善提振行业景气度

PVC是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树脂之一,其下游以建筑领域为主,可用于制作各类管材、型材、地板等产品。根据生产原料不同,PVC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电石法”与“乙烯法”。我国煤矿资源较石油资源更为丰富,因此国内PVC生产方式以“电石法”为主。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我国电石法PVC总产能万吨,乙烯法PVC总产能万吨。其中,行业月开工率74.24%,电石法PVC周开工率67.7%。

3.有机硅:生产端供应过剩,下游需求乏力,企业盈利状况有望改善

有机硅应用领域广泛,具体包含基建、电子电器、电力、光伏和纺织等。其下游消费结构中以建筑建材、电子电器为主.百川盈孚数据显示,年二者占比分别达到33.08%和28.82%。我国有机硅年度总体产能稳步上升,而今年以来市场整体持续低位运行。从下游来看,终端行业需求萎靡不振;从上游来看,下半年受新疆疫情、限电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原材料金属硅供应减量,价格走强。有机硅厂家陷入高库存、高成本双重困境,进而导致行业开工率持续下降。百川盈孚数据显示,年10月有机硅产量为13.42千吨,环比下降-10.23%,开工率降至65.73%。10月底以来,多个有机硅厂家实施减产操作,库存水平有所下降。此外,上游金属硅价格出现松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盈利压力。且近期地产链需求回暖,在终端行业提振下有机硅整体市场状况有望触底改善。

4.减水剂:原料价格波动明显,地产复苏有望拉动需求回暖

减水剂作为关键的混凝土外加剂之一,具有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流变性能的作用。与第一、二代减水剂相比,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具有掺量比例低、减水效果更佳等多种优势,因此聚羧酸系减水剂已成为市场使用的主流品种。减水剂价格整体涨跌互现,受成本端、需求端影响明显。上游原料环氧乙烷年内价格波动幅度大。9月,环氧乙烷供应紧张导致价格明显走强,带动减水剂价格上涨。而10月以来,环氧乙烷市场表现趋弱,且下游需求疲软,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总体来看,下游需求消化能力差是减水剂市场持续低迷的关键因素。当前,企业开工率仅保持在四成左右,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统计,10月我国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开工率降至37.6%。伴随政策面利好终端房地产行业,减水剂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5.电子雷管:工业雷管转型升级叠加基建地产需求向好,电子雷管迎来结构性机会

我国民爆行业政策总体引导供给侧优化产能布局,电子雷管在工业雷管领域的渗透率稳步提升。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年1-10月,国内电子雷管产量为2.40亿发,同比增加88.79%。电子雷管下游应用涉及矿山开采、交通、建筑等领域。10月受疫情因素影响,电子雷管行业景气度短期下滑。预计基建地产需求复苏可提高民爆行业整体活力,利好电子雷管市场发展。

6.钛白粉:地产回暖有望改善供需关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础化工行业2023年度策略新赛道方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