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猪“养生”当论食补
在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基础上,我们祖先把美食养身和防病治病两者相互结合,溶为一体,创造了中国食疗学。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帝内经》中就有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至理名言,文中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等句,指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单靠药物,必须密切配合饮食调理。当时的名医扁鹊也认为,饮食调理是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已设有食治专篇,收载药用食物154种。此外,《儒门事亲》一书还指出养生当论食补。
从中华民族医学发展史中不难看出,中医学非常重视营养,并清楚地认识到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的重要性,认为每一种食物中都含有精微物质,所谓后天之精,即水谷之精。从营养学角度出发,采用食物以调养脾胃之气,是中医营养学的重要内容。
无论从养生防病,还是治疗疾病的角度,中国人对如何选择食物,合理安排膳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疾病防治中对食物的选择及膳食搭配,尤为重视,并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养膳食理论。《*帝内经》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的论述,明确指出了合理的膳食在疾病治疗中的意义。食养一直是中医遵循的重要原则,正如俗话所说的三分治病七分养。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如何才能保持健康,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而药食同源的理念源远流长,对人们的饮食养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延年益寿。
从人的食补养生文化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其实不仅仅人需要养生,需要食补保健,人们食补的主要提供者--畜禽,同样需要养生,需要保健,因为只有这些畜禽健康了,才会有我们人的健康。
猪养生当论食补
关系国计民生的猪肉,不论是从价格还是安全性上,时刻波动着国人的心弦,2011年瘦肉精风波再起波澜,把畜产品安全推向了风口浪尖,使人们对食品安全空前关注,由此引发行业地震。为了加强监管,*府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修订后新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公布,已于2012年5月1日执行。修订后的新条例进一步规范了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使用,防止非法添加,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与此同时行业人士也在思考和探索,畜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
众所周知,畜禽是食品的主要来源,而饲料则是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不过当前饲料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在:饲料同质化严重,研发更新的能力疲软;饲料中普遍添加抗生素并形成依赖性;由于过分追求猪的生产性能,而使免疫营养、生殖营养、肠道营养匮乏;激素、抗生素和添加剂的普遍滥用,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食品安全。
如何解决饲料行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找到有效的突破之路?是业界人士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畜禽健康发展的未来出路一定是在新条例框架下的创新之路。控制并减少抗生素、重金属盐的使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研发新的饲料产品,才是畜禽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应该摒弃那些落后的疾病控制和营养模式,创造营养抗病的新保健模式。同时针对猪的营养需求尤其抗病的营养需求,可按照中医理论治未病的思路,将我国传统医药理论运用到饲料生产,提倡药补不如食补的大保健养猪模式,树立猪养生当论食补的理念,将保健型日粮添加到猪的一日三餐,研发新的保健型饲料,才是猪业健康发展的突破之路。
要想有所突破,就得有所创新,现代养猪已经不需要那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氢钙等简单混合的预混料,我国预混料产业正面临升级,新型预混料呼之欲出!而新型预混料的生产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撑。一些新的观念和技术比如中药免疫增强方面、肠道微生态方面、生殖保健方面等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养猪行业。但是这些技术优势和便利条件只是有些大型预混料企业才能有效整合,这些企业能发挥动物营养、动物保健、生产研发销售的集成优势,并在动物保健品行业占据了技术制高点,从而逐步实现了技术的内部转移和嫁接,保健型饲料便应运而生。
保健型饲料的出现是行业的召唤,是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保健型饲料所倡导的保健并非以前那种外企来华兜售抗生素的扭曲保健,也不是狭义上所指的定期保健,而是要将保健贯彻到日粮的食补境界,是要通过食补来增强猪体免疫力,保持猪体健康,从而为保证食品安全加油助力!这种食补养生的大保健养猪模式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和行业召唤的必然产物!大保健养猪时代已经来临!经过时间的洗礼,在不久的将来,大保健养猪的理念会逐步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养生保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