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的物料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标准件(电器、气动、液压)和非标件(按图纸生产,机加类)。需要购买的物料都非常多,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如何快速的分拆物料给对应的供应商,这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都希望能够“低成本采购”,但因为设备的复杂性,按照一般采购思路进行采购,往往会使看似低价的设备带来昂贵的运行成本,使“低成本采购”成为空谈!采购不仅仅需要根据公司的需求下单,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供应商,询价和比价。机械设备行业如何采购才能最省钱省心呢?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方法,接着往下看吧!
实现“技术采购”。如果把购买设备单纯看成商务操作,这样草率的理解,只会带来更高的技术风险。采购人员不懂设备,设备人员不懂采购,生产、设备、采购脱节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现在大部分企业为了规避商务风险,把采购集中给了采购部门,这个时候,“协同”就非常重要,采购人员不单单是商务操作,更重要的是组织协调生产部门、设备部门共同参与,充分的协同才会降低技术风险。
排除“乌龙需求”。在技术部临时发起加急的设备申请中,采购首先要做的不是“加急采买”,而是暂停运行中的问题设备,找到维修进行排障处理与后续使用寿命评估。技术部眼里没有成本概念,但采购绝不能为“乌龙需求”买单,一切采买行为要服务于企业成本。比如某企业有份加急的采购申请,要求在已经拥有空调和除湿机的厂房内再增加2台除湿机,理由是近期湿度不达标。这份申请一路绿灯到了采购部,被叫停时才发现这个需求是“假”的!原有的设备中有3台除湿机故障停用,事后请专业厂家维修很简单的排除了故障。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大量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立项时要认真审查,充分协同。
不能“盲目从贵从优”。设备价格高低,得通过不同背景、不同用途来判定其不同定位。进口设备价格高,但往往性能也高,合格率也高,我们提倡国产化也绝不是拒绝进口。具体采购哪种类型,关键看具体项目:一般来讲,新产品研发使用的专用设备可以选择低档,首次国产化的设备也可以选用低档,因为追求的是基本功能的实现。自动化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频繁换产的企业,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企业就没必要盲目追求自动化。现在手机的功能很全面,但还是有大部分功能都被浪费。所以,精度选择、加工能力预留也要适度,过大的预留带来的是浪费,预留不足也会形成新的瓶颈。
避免“资源局限”。“货比三家”已经成了企业通行的做法,总是在固定的几个供应商中比来比去能获得好的性价比吗?很多企业长期使用固定的供应商,他们之间就很容易形成“联盟”,使你“货比三家”形同虚设。放宽我们的采购视野,网络狭窄主要还是因为思想狭窄,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上网找寻靠谱的采购平台与采购渠道。比如“爱采购”线上采购平台,为千万商户提供海量商机信息和便捷安全的在线信息资源交易市场,新的供应商会使你的供应商网络充满活力!
统一合同文本并不是最优选择。签订合同使用统一的合同文本是企业通常的做法,但技术协议就必须个性化的详细约定,约定不细也会给我们后期带来高的维护成本。有的供应商在设备中使用了非标元器件就会导致后期受制于他,单一的供货渠道让你离不开他,他就可以随意涨价。还有一些偏僻品牌备件的使用也会增加我们现场备件的种类,使备件库存加大,造成维护成本过高。技术支持和质保服务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合同签订时这方面要认真研究,特别要防止设备技术升级后带来的新的垄断。
严格“签字验收”。验收时要逐条检验,参加验收人员实行追溯制。到货后先查看货物品相是否受损,再签收,使用后有问题找售后。不光技术协议要定的细,还要验收细。签订技术协议时就要把招标要求和标书结合起来纳入,这是我们的要求和供应商的承诺。这里有几点提醒大家注意:一个是隐蔽工程的验收,接口部分的验收,如,冲压设备安装对于地基设备厂家要提要求并验收,将来这部分出现问题厂家是要负责任的。另一个是极限参数的验收,如某设备最大加工尺寸因为没有产品不能检验,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备忘录的形式留存,其他验收完成后通过。还有一点是进口设备,要归口指定最终对外签署报告的人员,并要求内部人员不允许给厂家签署文件,特别是只有外文的文件。
总之,设备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商务技能要求也很高的工作,需要跨部门合作,需要技术人员、商务人员的通力配合和项目经理的高度负责!希望小编整理的方法能帮助到你。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不代表采购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