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支柱产业的意义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复制链接]

1#

1.支柱产业的意义

经济史表明,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总是有一些行业的新股快速增长,在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样的产业被称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从产业结构分析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都可以看作是几个支柱产业形成并充分发挥其功能的过程,因此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支柱产业有以下特征。

(一)与其他产业相比,支柱产业的生产力水平高,生产力增长速度也快。社会资源流向哪个生产部门是选择性的。为了社会福利最大化,在一定期间内,作为支柱产业,为了比其他产业增长得快,或者在生产结构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必须吸收更多的经济资源,这就需要更高的生产力。

理想情况下,支柱产业的生产率应该比其他产业高,但由于现实的复杂性,作为支柱产业的产业最初可能不具有这个特征。例如,战后日本发展汽车工业时,与初期的其他部门相比,前者的生产力并不占优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汽车工业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此外,支柱产业生产率的迅速增长意味着具有广阔的需求前景和采用新技术的巨大潜力。

(二)支柱产业对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支柱产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特定的产业结构中成长的。从技术特征看,支柱产业通常是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的产业。在投入生产表的消费系数矩阵中,与这种行业对应的行或列通常没有遗漏,联系较强。正是由于这种联系,基干产业的高生产力水平传递到相关产业,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部门的互联互通,这种外部效应将逐步扩散到各个行业生根为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个行业的生产力水平。

支柱产业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概念,与时间、地点、国家等因素密切相关。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产业为支柱。同样,在同一发展阶段,不同国家的支出行业也有明显差异。从历史上看,曾经是支柱产业的行业有纺织、煤炭、钢铁、汽车、造船、建筑、重化工、电子等。随着技术进步,未来支柱产业家族将增加新成员。另外,也不排除给传统支柱产业带来新的内容,带来新的活力。从不同国家的发展来看,支柱产业的选择顺序和内容确实不同。

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上世纪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纺织工业和煤炭工业是当时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柱产业。与英国相比,日本是工业化国家的后起之秀。在经济发展中,钢铁、造船、重化工、汽车和电子工业都是日本的支柱产业。对工业化国家来说,中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根据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一项重要而现实的任务经验表明,支柱产业是客观经济条件的产物,但只有正确认识支柱产业的作用,运用适当的产业*策,充分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他国家完成的道路。

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史上,提出了“以钢为纲”的口号。虽然没有参考基础产业,但实际上是把钢铁行业放在了基础产业的位置上。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实践结果形成了“再生产轻生活”的工业生产结构。轻重工业比重严重失衡,投入多生产少,经济效益差,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工业和建筑业逐渐被确立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发展的总方针是面向市场,激发竞争活力,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对各基础产业的发展,要设定有限的目标,给予优惠扶持,集中力量突破,提高技术起点,积极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形成经济规模,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份额。

2.机械电子行业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电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产业基础,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40多年来,中国机械工业从小到大,形成了从无到有、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工业部门,电子工业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业部门。从40年来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产值居各行业前三位的增长率来看,中国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11.7%,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平均增长率为15.6%。可以说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另外,机电产品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达到亿美元,占全国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

(一)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范围最广、门类最多、产品复杂、技术力量雄厚的机电产品制造部门。作为生产资料不仅制造各种现代生产资料和技术设备,还作为消费资料制造各种日用机电产品。它不仅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部门和技术改造部门,也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服务部门。从新中国成立到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生产矿山设备万吨,发电设备1.7亿千瓦,金属切削机床万台,成为国民经济真正的装备部门。“八五”期间,机械工业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24.6%。年,工业总产值2亿元,不包括汽车。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取得了显着进步,重大装备的提供能力进一步加强。

核产业的主要问题:科学技术基础薄弱,自主开发能力低,生产技术水平低,更新周期长,市场适应性差。一些关键技术产品和关键产品仍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企业作业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一些基础零部件可靠性差,基础机械精度和效率低;生产集中度低。长期以来未能形成代表行业水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缺乏产品特色鲜明、经济规模较大的专业化合作工厂。

从服务结构看,我国机械工业将长期以服务重工业为主,从未来转向同时服务轻工业和农业的主要服务的基本建设到同时服务技术的改造。从生产结构来看,有普通产品和精细产品共存的生产结构。趋势是,随着工业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尖端产品的产量迅速增加。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将向更高的产业结构发展,这对机械行业的产品性能、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机械工业的主要发展对策如下:

1、积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区际、部门间资产为纽带的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2、重视科技发展,促进科技进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聚焦突破,着力提高电力、化肥、乙烯等大型成套设备的开发制造水平,提高数控机床等重要基础机械和液压、气动、密封、仪表等重要机械基础部件的性能和质量。

(二)电子行业。电子工业是基于电子技术发展基础上制造电子零部件、电子设备和特殊原材料的新兴产业部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应用广泛。电子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八五”期间,中国电子工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为28.6%,年达到.8亿元。年生产了万台数字程控开关、40万台微型计算机、3.1亿个集成电路。电视、录音机、复合音响系统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电子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总量小,在国内制造业中占有率低,距离21世纪支柱产业的要求还很远;整体技术水平仍然不高,特别是系统配套和服务能力较差,各行业所需的设备电子产品大部分仍依赖进口;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规模经济尚未形成,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科研生产脱节,科研开发能力弱,不能适应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世界电子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小型化、数字化、系统化。从发达国家电子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在电子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从消费到投资的变化趋势。我国也提出以电子产品生产资料为发展方向,加快电子产品国产化。

未来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对策如下:

1、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抓好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竞争力。

2、把握国际市场发展,利用一些发达国家逐渐退出中低端电子产品市场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扩大技术含量高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电子产品出口。

3、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元器件、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系统和设备的能力;落实集成电路发展优惠*策,继续实施集成电路专项计划;符合国际标准的基本软件和APP应用的开发,特别重视数控开关、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设备的开发和生产;开发新一代数字家电产品。

三、石油化学工业

石油化工行业是与农业、轻工业、市场、人民生活和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的行业。发展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用量高,产品附加值大,能源工人具有在批量加工行业发展的优势。20世纪60年代,世界石酒行业比传统化工行业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带动了整个化工和纺织行业的发展。此后,石化工业成为许多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

自年兰州化工公司第一台乙烯装置投产以来,恭城国石化公司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30年来,石油化工迅速发展。截至年底,我国原油、乙烯、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初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96亿吨、万吨、万吨、万吨、48万吨,均居世界第一。

石化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石化行业的能源消费量、物质消费量、轻油收率、加工成本和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乙烯原料消费量比国外高1/6,轻油收率相当于国外先进水平的3/4;石化产品在数量、品种、质量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品油与汽油的比例较低,三大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原料的市场满意率仅为50%~60%;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大部分生产设施达不到经济规模;油化耦合水平不高,综合利用率低。大部分炼铁厂气体作为燃料燃烧,作为甲烷使用的只有10%。

石化发展对策:发挥联合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坚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依靠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张,实现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济。发展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精油,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潜力,大力提高企业经济规模、产量和质量;结合国内外网络资源,合理调整加油布局加快原油和成品油储运设施发展,逐步发展成品油管道输送。对乙烯来说,主要道路是扩建现有的乙烯装置,大型乙烯装置将发展到45万吨以上的规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